欢迎您的访问东方哲学网站!

网站首页    社会主义    社会主义论    1.2按虚分配
创建时间:2025-01-04 16:34

1.2按虚分配

1.2按虚分配

将来的社会,除了虚拟生产,还需要按需分配。因为资源有限,实体类劳动需要作出限制。

如衣服男的限10套,女的20套,多了要收走,销毁,其实人一下子不要那么多,几件够了。我曾经想到过一个很好的想法,把衣服的需求问题虚拟化,上升为穿着问题,实体衣服不进入销售领域,而是穿着这个需求以服务套餐的形式进行销售领域,通过按月,按季,按年满足一定的穿着需求的形式进行费用收取。这种方式不卖衣服,仅提供穿着这个使用价值,可穿即收费,有穿必付费,按时间周期付费,付费周期结束实物回收返还。所以,如果衣服破了,在付费周期内是包换的,因为我们买的不是这件衣服,而是穿着的使用价值,衣服破了不满足使用价值,就需要更换以满足使用价值;如果是周期结束衣服不退还,衣服是继续收费的,因为可穿代表其使用价值在继续,所以需要继续付费,自动计入下一个收费周期,正如我们的通信套餐一样。这样的话,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不会留下多的衣服,家里满柜子也不再是满柜子的衣服,因为凡是存在的,都将按月付费,我们可不想为不穿的衣服付出不必要的费用。有些一年也就穿几天的礼服,也不需要计较是否别人穿过,可以按年按次计算,花了比洗衣服多一点的钱,就可以在众多的衣服中挑选。还有,我们长期的远行,也不需要带很多衣服,只需把衣服还给就行近的服务厅即可,并在新的地点的联网服务厅,领取新衣服,相对于穿着套餐更换,这边少穿几天,那边多穿几天,也是允许的,就穿着服务而言是等价的。

C:\642C0E65\7576AB62-FCBF-4CC6-BA4B-CC340540A6B2.files\image001.jpg

随着回收、分解、重新生产的技术的增进、回收材料的研发、制衣技术的发展、一件衣服回收、很快就可以变成原材料、并且可以在众原料中给出一件新衣服、这时候资源将得到循环利用、我们的付费也仅仅是加工的费用、而不是衣服整体的价值。衣着服务将更加令人满意。

而在现有的商品经济下,各取所需是无法实现的。目前,我们的家里,满柜子全是衣服,但穿衣服的时候,总觉得少衣服,褶皱了,过时了,不着时令了,依然希望买新衣服,所以按照各取所需的标准,这样人们会把所有当季不穿的衣服全部结束套餐,一个人给一个房间的衣服,也满足不了要求,没人会嫌多,也没人会感觉满意。所以,我们需要按虚分配,凡是在家里的,表示其满足需求,均需要收费,,按渠道返回企业,这样企业可以及时做回收处理。

C:\642C0E65\7576AB62-FCBF-4CC6-BA4B-CC340540A6B2.files\image002.jpg

我们的房子问题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几套才合适啊,我这个月来山东学习,下个月回浙江,下下个月去北京旅行,明年打算出国旅游,还经常要回老家,房子多少套能满足我的需求?5套,不够吧,万一下次去了别处,也想有自己的房子啊,旅馆哪有家的感觉。所以,按需分配,论套数是没法解决的。如果虚拟化,唤作居住服务,便是另一番景象。企业不再卖房子,而是推出居家服务,每人建立一个账户,往账户里充钱,我们拥有房子的财富变成了账户里的货币,按周期向套餐充值,我们按套餐付费。每一个房子,不再买卖,而是按套餐收费,并在周期结束,提供一次更换的机会,我们可以更换,也可以不更换,在我们不申请更改套餐的情况下,套餐一直是有效的。也就是我们可以一直居住原来的房子,直到账户欠费。假如账户有120万,房子每月2千,起步三月的话,我们可以一直居住50年,期间提供原有价值的维修服务,因为居家服务提供的是一个可以正常居住的房子,如果不满足居住服务,就需要恢复到可居住为止。在居家服务模式下,我们可以在首次套餐服务期满后,进行更换,只要账户里的钱多于首个周期就行,如3个月,每月2千,只要账户有6千,就可以购买居家服务,并且可以通过月供的方式,继续居住。如果超过。3个月的移居、或者因为增加人口、孩子上学、工作更换等等问题、原来居住服务不满足要求时、我们可以更换居家套餐、实现房子的更换。关于临时性的学习、旅游等等需求、也属于居家服务、自然可以使用居家账户、只要有居家需求、就可以要求企业推出相应的套餐、来满足我们的需求、我们只需在居家服务软件上、登陆我们的账户、选择相应的套餐、相应价格的房子都可以为你一一准备完毕。只要你的居家账户有钱,居家企业就可以拿着这笔钱去筹划,为你做好消费的准备。当然,这个钱,进入了账户是取不出来的,只能通过居家服务进行消费,因为这个钱不是投资性的钱生钱,而是消费的货币,进入账户之后,企业可以拿着这个钱去为消费进行建设了,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。因为这个账户不会以钱生钱,所以,注入很多套房子的钱是毫无意义的,这样可以避免人们用房子进行投资。同样,实际拥有多少套房子,意味着交多少套服务费,拿着房子不住,扣账户里的钱,也不划算。空置的房子,一般不会积压在消费者手里,而是会很快回到企业,对于闲置的房子,企业可进行拆迁,升级,改造,装修,通风,环境检测,公共服务,为将来提供更好的居家服务做好准备。关于房子的改造,从居家的需求上讲,城市可比作内存,集成高效,以高楼大厦为主,主要用于工作,学习,培训,乡镇可比作硬盘,宽裕舒畅,以别墅为主,主要用于生活,旅游,度假。农村和矿厂等生产型区域、以厂区与公寓为主、厂区给农业机械、工厂、专业设备、物流等提供很大的空间。不进入服务的房子,要通通收回,包括目前的破房子,老房子,统一由住房产业链规划,拆迁,重新建设,以提供更好的居家服务,按照现在造房的能力和速度,现有的软件技术水平,这种实现其实很简单。我们现在存在拆迁这一难题、在住房归社会、居家企业所有的时候、可以缓解。因为大家都是按年工作与休假的,一般每年都会换,所以对于拆迁区域,在下一年不往外提供服务,一年内就可以收回到居家产业链,然后可以整体规划,整体设计,整体建设。

C:\642C0E65\7576AB62-FCBF-4CC6-BA4B-CC340540A6B2.files\image003.jpg

还有医疗问题,虚化成健康,我们为某一方面的健康付费,医院保证这一方面处在健康状态,收取相应费用,收费的主要人群是健康的人,而不是病人。如果不健康,那么医院负责恢复到健康状态,然后进行收费。医院可以根据维护健康的难易程度和体质制定套餐。如一个正常健康的人,一年收取1000元,保障一年的健康,中间出现规定范围的常见病多少10次不收费。如果,有些人体质差的,可以选择2000元的套餐,可以治疗20次,以保证健康。有些人知道自己某些方面弱项,如胃不好,可以附加相关的服务,增加相关费用,保证这个病在服务期内,可以得到优惠的套餐服务。当我们先把钱交了、医院可以根据我们制定的套餐、交的这些钱、进行针对性的分配。套餐的消费一般以不超出为佳,这意味着医疗体系获得的钱在年初基本确定,剩下的不是考虑如何向病人赚钱,因为看病在套餐内,基本上是免费的。所以,他们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减少健康人的生病,如果大家都不生病,钱到手的就多,工作也舒服,如果大家经常生病,那么成本花得多,工作还忙得要命。这样,一整条健康产业,其目标由治病转移到治未病上,每个人都体检一下,掌握每个人得底数,然后可以确定每个人是否可以多收点钱,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健康,正常来判断。另外,对于病人不良的习惯,也会指出,并作为收费项目,医疗套餐的钱,也可以用于运动,健康活动场所的建设,人们的健康套餐可以包含运动的消费券,从而引导人们减少不良习惯,增加健康活动,来减少服务期内疾病的发生。医院也会根据天气、流行病情、提醒注册会员注意身体、按照套餐推送相关健康服务、以减少疾病的发生。关于一些我们的身体不适,只要我们反映一下,他们就会上心,提供建议与检测,不需要等到生病,因为生病的时候,晚期的时候,医疗的费用是最大的。按健康收费,医院希望你们人人健康,这样基本上可以通过自助运动,保持健康。而目前的治病收费体制,表面上说是希望你们人人健康,但实际上,人人健康之后,医院就没钱维护自己的运行开销了,很多医生就要失业了,如果健康的人多了,医院就要逮着病人使劲榨钱了。而健康收费体制,收费的总体人群不变,在良好的健康环境中,费用也保持稳定,一个医疗体系的人员也将保持稳定,不存在失业。如果大家都健康,医院里值班的人可以少些,制药厂可以少生产药,这样开支少,结余多,年奖就多,大家可以轮流休假,多休几个月。

  所以,按需分配,除了需求,也要学会按消费,把实有的产品消费,上升到虚的使用价值消费,通过服务套餐模式进行消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