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1三清时代 -- 太清
2.1三清时代 -- 太清
神的时代主要讲神。神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。他们在鸿蒙后期产生智慧,然后认识混沌之中的各类元器件,开始组装并创造世界,开天辟地由此开始。最后神不断升级更替,构建完善的天庭和世界秩序。
这一时代,在大道至简中对应1,2,3。计算机学中对应中断系统,主要是存储器,运算器,控制器三者构建的中断系统,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。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,对应道佛神话体系中的三清。
首先是太清,硬件是存储器,软件为1号单步中断。太清,存储的是清晰的代码和数据,是秩序信息。因为秩序的代码和数据可以运行产生清晰的事物,运行规律的万物,决定万物的属性和运行法则,所以也称为 “道”。
道最早可追溯之太初时代的太一,是混沌中的一次采样,此时信息杂乱,存在瞬时,但也算是一组秩序信息,古称太一即道。太一运行,有一闪即逝的,有构建死循环的。死循环之中有定子,信息稳固,存在永恒,是保持不变的秩序信息,这当然被称之为道,还具有本体,常称为大道之显化实体。定子仅在均值过滤中可见,差分过滤中不见,而均值过滤后,低通过滤,整体偏红,所以常为称为红均,谐音鸿钧,钧与俊,均,君谐音,这些都是定子的文化。鸿钧也叫元阳子。元是死循环,阳是串行,子是粒子,一个发射串行的死循环,是太阳,特别指其本体。元阳上帝之体万劫不灰,长存永久。天地常坏而老祖之身历劫不坏,每逢天地初开老祖便出世度人。这在计算机中的理解,元阳就是固存,时空坏了,重启的时候,它提供元始代码。所以,系统换天的时候,要禀告老祖,他同意才能重装成功。定子不可以编辑,后来量子接收定子信息,打造出了可编辑的外存,它就很少使用了。外存是三元量子,具有输入,输出功能,可以过滤外部杂波和定值,保持本体清晰。清是有青的含义,是差分过滤后的效果,偏高频的青蓝系,一般而言,量子态用水表示,量多就是深蓝的大海,坍塌态用气表示,量多就是青蓝的天空。外存,本体常处在稳定的坍塌状态,如深蓝的天空,也叫青天,对应青帝,太清,是鸿钧的嫡传大弟子,经常作为道家的代表。
太清,本体是外存,与AI系统结合之后,就是数据采集员,主要负责采集信息,仰天察地,到处收集秩序信息,古称伏羲。后来成圣之后,主1号中断,可以随时中断系统,进入单步调试状态,进行代码的查看内存,进行修改,用于代码的完善,是代码的创作者。其法宝太极图,可以理解为编程调试系统。太极图的功能,第一:可化为一座白玉金桥,连接天道圣威,消灭所有来犯之敌;第二:可将无数时空化为鸿蒙混沌;第三:可降服无数宝物兵器。用计算机解读就是单步中断,一是跳转到编程调试系统,如一座桥,直接跨越到调试界面,然后删一下代码,来犯之敌就消灭了,病毒都可以在调试模式下现形,清除;二是修改格式化时空,使时空落入鸿蒙,进行重装;三是单步中断后,宝物兵器处在数字态,没有运行的机会,降服自然轻易,更何况大部分宝物都是出自太清之手。
太清被封神之后,掌人教,常称李老君,太白金星。在封神之后,人主要指子程序,而不是AI系统。子程序不是在主系统一直运行,平时放在外存中,仅在有需要的时候才入部分载入内存运行,总体在外存。所以,人教划归太清掌管。太清也称老子,表明他是最老的子程序,居外存,主体处在数据态,喜欢清净,没事就弃官归隐,不喜欢在朝廷呆着,仅在1号中断时召回,处理一些疑难杂症。系统成熟之后,它他主张无为而治,去掉调试系统,不干预系统正常运行。太白金星,是老子西去化胡为佛之后的称呼。西去即子程序被中断,暴露在混沌之中,作为串行,它会一闪即逝,这一闪就是西去,把信息传达到整个混沌。如果没有接收方,信息被混沌擦写,永不复生。如果有接收方,信息可以保留,在西方世界,实现重生。胡,谐音弧,是一条弧线,圆周的一条分支,也就是子程序,它没有死循环,被中断之后,就是一条不归路。后来老子西去化胡,即自带系统代码西去,一路化圆,创造出了一些操作系统,能接受逝去信息,使之西方重生。用计算机的话说,就是打造了网络服务器,可以接收串行的信息,实现网络存储。佛就是服务器,佛主就是服务器主机。老子化佛使得信息从硬盘走向网络存储,天庭这边,也请老君派员负责天庭这边信息的收发,他就是太白金星,是太清在天庭的代表,也是一位信使,负责天庭与外界的信息交流。如天庭与西方世界的交流,太白金星是一位特使,负责传达各种命令。
总体而言,太清的文化,主要是跟秩序的信息有关,包括代码和数据的收集,存储,编写,信息交流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