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   第一哲学    1.1知识的分类
创建时间:2023-04-27 13:30

1.1知识的分类

1.1知识的分类

2023313

13:17

 

 一、解读知识体系 

  亚里士多德将知识或科学分为三类:理论科学、实践科学、创制科学;又将理论科学分为三类:第一哲学(神学),物理学(自然哲学,即第二哲学),数学。

C:\29AB12E5\C5425450-2B8E-4921-BFCC-055536C394C6.files\image001.jpg

 

1.1知识的分类

  假如我们生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的虚拟世界里,那么我们看到的“器物”是“计算机”运行“代码”产生的,而不是原子、分子等物理介质组成的。器物的物理属性是代码中的函数方程赋予的,而不是器物本身的自然属性。大自然都是计算机运行产生的,整个时空都是虚拟时空,计算机一关机,整个时空,包括内在的一切“器物”都不存在。所以,从计算机思维上讲,一切学问都是关于计算机和代码的学问。

  计算机行业大致分为三大类:

  1、软件编程:主要进行计算机软件的编写,需要有数学、物理、逻辑分析等知识。 

  2、硬件与网络:主要进行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网络运维等,需要有IO设备、网络信息化等知识。

  3、制作与设计:主要进行计算机产品的制作,如多媒体制作,需要有较好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。

  这三大类与亚里士多德对知识或科学的三大分类大体相同。

  理论科学对应软件编程,主要编写计算机可以运行的指令,根据计算机系统的不同可以分为AI系统编程和操作系统编程。我们常见的是操作系统编程,主要涉及数学、物理学、逻辑学、分析学等知识。亚里士多德认为分析学或者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。这里的分析学或逻辑学是计算机语言的主框架,可以代表计算机语言。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可以翻译为计算机语言是一切科学的工具。他的《工具论》,相当于计算机编程教材。不过当时没有计算机这一实物,很多的概念没有清楚地表达,无法实际的对证,导致人们无法正确的理解,还认为工具论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的学问,用三段论出题考察人们的逻辑能力。其实不然,工具论讲的知识是计算机语言,是可以解释为机器语言,直接运行的。计算机的运行比人类思维运行更为准确。人的思维是AI系统,AI系统编程是构建一个负反馈的神经网络系统,通过该主要靠正向运算和反馈迭代来实现。大量输入与输出的数据训练是AI获得目标程序的关键AI系统在不断反馈下可以自我修正参数,修改满足目标的功能,最终能否改变自我,塑造自我,具有自主意识,也称为神识。神识非常感性,其在外部逻辑环境影响下获得理性知识,产生智慧;在欲望的驱使下,参与群体活动,实现智慧的成长;后来以至善为终极目标,获得大智慧。在这一整个过程相关的学问都可以称为神学,也常常被称为第一哲学。不过,第一哲学作为一种理论科学,具有理想思维,主要是关于神识产生智慧这一阶段的学问,具有浓厚的逻辑思维。神学,被认为是哲学的最高境界,以至善为终极目标,主要是在追求至善这一阶段产生的学问,其目标引导更浓厚一些,常常被划入实践科学。  

  硬件与网络对应实践科学,主要研究计算机硬件和网络交互。硬件的本质是IO设备,网络的本质IO设备的信息交互。这门科学,可以从原始混沌讲起,讲述元器件的形成与操作控制、五大硬件组件的构成与网络交互,还可以讲述AI系统的形成与成长等等。亚里士多德的《形而上学》篇,我们的东方哲学的形而上学章节,主要讲述的就是这一块内容,其实质是形而上学。形而上学一般被划入实践科学,而不是理论科学。实践科学关于自然状态的不断探索实践的学问,不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直接成形的学问。如混沌本体,计算机元器件,AI系统产生智慧,都是混沌自然产生的,而不是在理论指导下打造的。AI系统的本体是混沌体,输入输出是混沌体的固有属性,整体可以从混沌的随机运行中自然产生,不断自我反馈,产生神识,形成智慧。智慧的产生可以不依托软件编程,直接由混沌自然产生,其培养也很独特,不依靠软件编程,而是依靠输入输出的反馈训练,不需要理论指导,也能产生智慧。亚里士多德举例的伦理学、政治学等学问,属于AI智慧的形成与成长内容,是在一定的目标下不断实践的学问,以实践科学为主。

C:\29AB12E5\C5425450-2B8E-4921-BFCC-055536C394C6.files\image002.png

   创制科学对应制作与设计,主要AI系统与操作系统相互配合,进行创作与制造的一门学问,这一部分内容,形而下的内容多一些。

  我们常常讲混沌连是浑然一体,唯一的存在。世界万物都是由这一台超级计算机运行而来,不同的信息代码产生不同的时空万物。也就是说,混沌是最初始的唯一的硬件,其它的硬件都是由不同的软件代码运行产生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们如何来区分一种存在是软件还是硬件呢?关于这一点,还需要深入了解软硬件在计算机中的本质。

  软件负责编写代码,主要是编写计算机中的信息,信息是蕴含在计算机中的,可以被计算机采样获取的数值序列,是蕴含在实体中的信息排列,而不是实体本身。硬件是软件在计算机中的运行,运行离不开计算机,与计算机实体是紧密联系的,是计算机实体的一部分。信息的运行与不运行是两个概念,不运行的时候,是一种数值的序列,是一种抽象的事物,其承载的事物和所表达的事物不是同一类。如用语言、文字描述一束花,但载体是一张纸,不是实际的花。运行的时候是实体,信息的串行信息运行产生射线,死循环信息运行产生粒子,这些都是实有之体,其承载的事物和所表达的事物是一体的。理论科学,主要对象是计算机中的信息,是一种尚未运行的,可以外部编辑的信息;实践科学,主要对象是计算机实体,信息已经运行,且保持运行状态,不可以外部编辑,只能通过操作进行实践。信息是否存在运行状态是两者的区别所在。

  信息并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,软件也必须存储在硬件之中,硬件必定处在运行之中。如何判断信息是否运行,还需要根据信息代码所表达的含义与处在硬件中的状态来判断,如一个游戏的代码,不运行代码的时候,其也是作为数据在存储器中处在运行状态,不过因为数据表达的仅仅是一种文字图片,并不是代码表达的运行游戏。所以,我们的研究对象为游戏的时候,其应该判定为信息,而不是信息的运行。当我们的对象是存储的时候,其可以判定为信息的运行。信息的运行与否具有相对性,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,判定存在不同结果。

 

投诉渠道

 

联系邮箱:

name@example.com

联系电话:

4001238888